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明確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等,為后續工作指明方向。其中規劃提到,加強圖書出版物價格監督管理,推動圖書價格立法,有效遏制圖書出版物銷售惡性“價格戰”,營造健康的市場環境。
《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加強圖書出版物價格監督管理,推動圖書價格立法,有效遏制圖書出版物銷售惡性“價格戰”。對此,你怎么看?
1.表明對“規劃”的總體態度。
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此舉是響應國家戰略布局的重要舉措,是規范圖書行業的積極探索,需要持續完善,充分保障落實。
2.分析“規劃”出臺的積極意義。
(1)保障消費權益。不正當的銷售“價格戰”,必然難以保證圖書的質量,其結果是支付價格與商品價值之間存在差距。此外,“惡性”競爭會讓平庸的書籍大行其道,高質量的書籍價格不減反增,消費者要獲取高質量的書籍必然需要高額的費用。
(2)規范市場秩序。網絡“巨頭”零售額占比巨大,利用市場地位逼迫出版社抬高價格,然后加大平臺折扣力度,獲取消費者青睞,擾亂了正常秩序。加強出版物價格監督管理,可以保障其價格的公開透明,合情合理。
(3)健全法律法規。“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出版業亂象層出不窮,部分原因在于法律法規缺失。推動圖書價格立法工作有序實施,從法律層面約束圖書出版行為,根本上杜絕行業亂象,推動依法治國不斷形成。
(4)建設書香社會。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員,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只有出版行業的規范發展,才能提供閱讀的必要條件,培養人們閱讀的習慣,提高國民綜合素養。
3.提出“規劃”落實的具體建議。
(1)制定合理價格。政府需要充分調研,綜合評判,讓圖書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既讓消費者接受圖書價格,也讓出版社和實體書店保障收入來源。
(2)暢通監管渠道。多管齊下,多方協作,利用政府郵箱、市長熱線、官方留言等方式,及時獲取投訴舉報信息,聯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聯合執法,嚴肅處理。
(3)做好宣傳引導。通過官方網站、媒體等,幫助大家樹立正確的思想認識,不貪圖小利,了解知識的價值,為知識“付費”。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面試科目頻道)
及時掌握面試考試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4-24
04-21
04-19
04-18
04-12
04-11
04-26
04-26
04-26
04-26
04-26
04-26
04-26
04-26
04-26
04-25
04-25
04-25
04-25
04-25
04-25
04-25
04-25
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