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焦慮”是個著名的心理障礙名稱,因為很多人有此癥狀,被考試所誤。誰都知道人在焦躁、消沉的情緒狀態下效率低下,所以必須消除“考試焦慮”。那么對待考試到底要有怎樣的心態?接下來中公教育從以下兩個方面介紹。
一、自己的思想上應注意淡化。要有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態度。如果在面試中有這樣的心態,才會處變不驚。如果只想到成功,接受不了失敗,那么在面試中一遇到意外情況,就會驚慌失措,一敗涂地。要認識到考試是給自己尋找適合再深造、再發展的機會,選上了說明自己具備了相應的能力,選不上說明自己還需要再成長。一方面正確的觀念會引導出一個清朗世界,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學習本身上、備考上、人生的成長上,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做價值導向,這樣的考試才會有收獲、有進步。另一方面錯誤的觀念會引導出一個混沌世界,以分數為最終目標,以“面子”、別人的評判為標準,關注點偏離了航道。公考分數的高低會受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別人評價的角度和標準我們也不得而知,心情必然會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袒倘粋淇?,戚戚然答題,勢必錯誤百出,忐忐忑忑中,甚至會短暫失憶??荚嚦蔀檎勰?,有人會因此有了心理障礙。
所以,保持積極的情緒和狀態非常重要。人在積極情緒下做事,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正確考試觀念的引領下,備考充分的前提下,人是自信的,會有胸有成竹的感覺,看到題目也不心慌,會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解題,審題、落筆、答題一氣呵成。即使遇到難題,也能夠冷靜應對,調取頭腦中相關信息,解決新問題。
二、面對考官不卑不亢。考場上,相當一部分應試者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容易走向兩個極端:一是妄自菲薄,覺得坐在對面的考官都博學多才、身居要職,回答錯了會被笑話。所以,畏首畏尾,欲言又止,肚里有貨卻“倒”不出來。二是有些應試者在大學里擔任過學生會干部等或是有其他豐富的工作經歷,所以很自信。進入考場,如入無人之境,這兩種表現都不可取,最好的表現應是彬彬有禮,不卑不亢。
面對考官,應樹立三種心態:第一,雙方是合作??脊賹囌叩膽B度一般是比較友好的,他肩負的任務是把優秀的人才挑選到國家機關,而不是想和應試者一比高低,所以應試者在心理上不要定位誰強誰弱的問題,那不是面試的目的。第二,面試是客觀選擇的過程。應試者是在通過競爭謀求職業,而不是向考官乞求工作,考上與否的關鍵在于自己的才能以及臨場發揮情況,這不是由考官主觀決定的。第三,考官也是平常人。雖然考官一般都具有多年的工作經驗,而且理論水平較高,但他們也會有其長,有其短,考生也不必妄自菲薄。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面試科目頻道)
及時掌握面試考試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4-19
04-01
03-25
03-22
03-16
03-15
04-20
04-20
04-20
04-20
04-20
04-20
04-20
04-20
04-20
04-20
04-19
04-19
04-19
04-19
04-19
04-19
04-19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