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省考申論中,提出對策已經逐漸成為日后的考察趨勢。國考中不僅出現了提出對策單獨考察的題目,各省聯考中也出現提出對策題目與其他題型的融合考察。因此,提升提出對策的能力,在各個考試中逐漸顯得日益重要。
首先,在做題之前應仔細閱讀題干進行審題。在審題過程中存在兩個重難點要素應梳理清楚。
要素一:問數。提出對策的問數應結合體感結合材料靈活判斷。若題干中作答對象明確,則呈現為一問,常見表述為:請你針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提出對策?;蛘埬汜槍μ嵘珳史鲐毜男式o出解決辦法。針對此類題目,題干中的作答對象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以及提升精準扶貧效率,作答對象表述清晰明確,則為一問。若題干中作答對象表述不明確,則呈現為兩問,常見表述為:請你針對大學生就業難反映出的問題提出對策。針對此類題目,題干中作答對象為:大學生就業難反映出的問題,作答對象不明確,因而為兩問,先簡要概括問題,再針對問題提出對策。同時也要仔細閱讀作答要求,要求中明確告知兩問,則需要分成兩問進行作答。
要素二:身份。提出對策往往在做題中需要注意身份。若題干中明確告知你是政府工作人員,則為政府身份,若題干中未明確身份,也默認為政府身份,針對此種情況對身份要求限制小,可忽略身份職責權限的限制;若題干中告知為非政府身份,則需要分清是身體力行的去做,還是針對問題提出建議。若是身體力行要去解決某個問題,則需要結合身份考慮自身的職責權限,若只是提出建議,可忽略身份職責的限制。
在提出對策找點過程中,需要具備復合的找點思維,即:直接對策以及間接對策。直接對策多見于動詞對策詞,或他人的經驗,間接對策多見于:問題、原因或他人的教訓。直接對策可以直接采用,而間接對策需要反推。不過在推理對策的過程中注意需要結合自身實際,將對策表達更為清晰準確。
在對策題目加工過程中們需要注意內容加工。首先有直接對策要先寫直接對策,若直接對策無法完全解決上述問題,再用問題原因推出間接對策,若直接對策間接對策均無,則結合自身經驗自創對策;其次在對策書寫過程中,盡量將對策表述為:宏觀對策+具體對策,具體對策可表達為:主體+客體+方式+內容+目的。
由此,結合以上做題的各個重點要素進行重點講解,幫助考生樹立找點思維,為做好提出對策題打下奠定堅實基礎。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申論備考頻道)
掃碼系統刷題,參加每周??即筚?/p>
下載安裝后,點擊“刷題”按鈕即可暢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4-06
03-31
03-23
03-21
03-18
03-17
04-14
04-14
04-14
04-14
04-14
04-14
04-14
04-14
04-14
04-13
04-13
04-12
04-12
04-12
04-12
04-12
04-12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