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性推理是行測邏輯判斷這一部分的重點題型,而考生們在解題的過程中經常會被一些類似于“真假話”的問題所困擾。在此,中公教育針對考試中有關“真假話”問題的題目進行分析,整理了一些涉及直言命題相關考點的“真假話”問題,可以幫助考生更好解決此類問題,供大家參考。
要想解決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什么是矛盾關系。在邏輯關系中,矛盾指的是對同一事物的描述,關于該事物的兩個命題永遠必為一真一假。
例如:以生命作為主體,生和死就構成了矛盾關系,二者構成了生命的全部集合,滿足了“必為一真一假”的要求。那么,除了要了解矛盾的基本含義之外,對于考試中??嫉年P于直言命題的矛盾關系也要做到熟練掌握和運用,即:“所有是”的矛盾是“有些非”、“有些是”的矛盾是“所有非”、“某個是”的矛盾是“某個非”。在此基礎上,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此類問題,我們以一道題目為例:
甲、乙、丙、丁四人分別對四個盒子中的物品發表了看法。
甲說:有些盒子里沒有糖;
乙說:所有盒子中都有糖;
丙說:第二個盒子中沒有花生;
丁說:第三個盒子中有香煙。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個人說了真話,則以下哪項為必定為真?
A. 四個盒子中都有糖
B. 四個盒子中都沒有糖
C. 第二個盒子中有花生
D. 第三個盒子中有香煙
【中公解析】C。題目中根據問法形式的特點,可確定為“真假話”問題,優先采用“找矛盾”的方式來解決。按照“一找,二繞,三回”的基本思路,找到題干中的矛盾關系。已知甲是“有些非”,乙是“所有是”,可知二者為矛盾關系,必為一真一假,緊接著繞開矛盾關系觀察另外兩個條件,由“四人中只有一真”可知丙和丁都為假,進而推出第二個盒子中有花生,第三個盒子中沒有香煙,故為C項。
中公教育相信大家通過這道題目已經對涉及直言命題中“真假話”的問題有所了解,大家在備考期間要多多練習,真正做到熟練掌握此類問題,牢記命題中的矛盾關系,靈活運用“一找、二繞、三回”的方法解決問題,不再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希望今天的梳理內容對于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行測科目頻道,了解行測知識)
掃碼系統刷題,參加每周??即筚?/p>
下載安裝后,點擊“刷題”按鈕即可暢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4-14
04-14
04-12
04-12
04-11
04-08
04-14
04-14
04-14
04-14
04-14
04-14
04-14
04-14
04-14
04-14
04-13
04-13
04-13
04-13
04-13
04-13
04-13
04-13